与有肝胆人共事;从无字句处读书。
今天是2022年2月1日,大年初一,和去年一样,一个人在外地过年,在除夕夜吃海底捞自嗨锅。去年是想体验一下在学校过年,毕竟是最后一年在学校里。今年由于杭州疫情原因,只能独自一人在家过年。回想这四年来,只回家过年一次。第一年是在美国留学,春节期间自驾美国东部六七个州;第二年由于武汉疫情,在家待了半年,直到6月底才去学校。记得去年除夕的时候,我在实验室写了2020年的总结。时隔一年,我将追述去年一年的点点滴滴。2021这一年,主要完成了三件事:学校学生到职场菜鸟的转变;将所有csdn的博客重新整理到个人博客上;带着奶奶去旅游。
2021年上半年,主要是完成找工作和毕业答辩相关内容。关于找工作,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。博士毕业,一般取向就是学校、研究所、和公司。我们学院大多选择了高校当老师,而我从来没有考虑过高校,所以没有经过高校的面试。据我所知,现在985、211和一本都开始实行非升即走的策略,所以去一个好学校是比较容易的,但是想要留下来就比较难了。去差一点的学校会有编制,当是工资那是非常低的,而且平台资源有限。敝人普通话不标准,也不想上课、写项目申请书等原因,就没有考虑去高校当老师。在学校这几年,看透了高校教育的机制,真真搞学术的少之又少。要么想着怎么申请项目赚钱,要么想着养生科研。大多数真正搞科研的都是那些已经满足物质需求,想要追求精神文明的人。显然,大多数人不是这种人,也包括我。研究所相当于高校和公司之间的择中,有编制,钱也比高校多,比公司少。研究所我只面过航天五院和中电十四所,还有一个兵器研究所没去面试。据说这些研究所,工资都在三十来万,福利待遇也不错,不过都有保密要求。记得当初面试的时候,面试官都认识我的博士导师,估计是录用的主要原因。所以说,找好导师对工作也很有帮助。最后就是公司,由于本硕博都是通信专业,对口的公司也只有中兴华为了。本来我也想去互联网大厂,但是对于博士,也需要有CS领域的顶会门槛,只能作罢。若是当初选择硕士毕业去互联网,BAT应该是不成问题的。经过博士这几年,编码能力未有进步,也没时间进行所谓码农“八股文”的训练。最后在深圳中兴和杭州华为中,我选择了后者。毕竟,在深圳买房太难了,杭州踮起脚还能够着。
找完工作后就是五六月,已经没有啥事了。这两个月主要是将博客整理到个人网站上、进行辉光管的制作、以及毕业答辩。距离上一次写的博客,已经过去7个月了;距离第一篇博客的发表已经9年了。9年时间,共写作200+原创文章,博客访问量已突破100万。这些年,很多人留下过评论,也发过私信,说明这些博文也或多或少地帮助到一些网友。我也尽可能地回复网友的问题,当然,对于许多问题我也无法问答。一是因为没有空闲时间;二是因为时间间隔太久,博文相关知识已经忘了。对此,我深表歉意。在9年的时间里,真正写作的阶段并不多,主要集中在大四保研后、研一、以及留学回来之后。这些时间短是比较闲,没有考试、毕业等压力的阶段。工作过后,更加没有写作的动力了。因为每天都干着工作相关的事情,由于相关资料保密等因素,无法写成博客。双休日的时候,也不想学习,只想着睡懒觉。说到这,我也看了看许多我关注的博主都是在校期间写作,工作之后很少继续创作的。刚开始写作时,正直大三,已经确定可以保研,就有时间开始写作了。于是,我学习了算法导论这本书,并将相关内容写成博客。那时,会时不时地去看看有多少浏览量,有没有评论,也会从中获得成就感。之后,博客主要是我将学到的东西记录在上面,也包含一些生活体悟等等。历时两年,我获得了博客专家称号,写作动力就没有这么强了。接着,选择读博,忙着看论文,写论文,没有时间学习技术相关知识,博客基本处于停更状态。后来,从国外留学回来,感觉能够完成毕业论文指标,便又开始写作,主要是介绍科研工具相关文章。毕业工作之后,技术被局限在通信物理层这个圈子里,现在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。写这种具有技术深度的东西一般都是吃力不讨好。从发表的文章浏览次数来看,浅显易懂的没有深度的文章往往具有极高的浏览量,而我自以为写的有技术内涵的东西常常无人问津。现在互联网充斥着快餐文化,人们并不会静下心来看一篇文章或看一部电影。那些拿来能用的文章因此获得了大家的青睐,无论其是否解释了背后的原理与意义。许多博主也知道这些流量密码,用博人眼球的标题来吸引读者眼球。写作这么多年,我已看淡了这些,保持本心,写作的目的只为记录,只为总结。为此,我建立了个人博客,重新规范化了文章的排版,抛弃了充满广告、博人眼球标题、垃圾评论的CSDN平台,只为读者阅读起来更加赏心悦目。工作之后,在往后的日子里,只会越来越忙,业余写作的时间越来越少,希望自己能够坚持下去吧。
在毕业前最后两个月里,我还做了辉光管时钟,本来想着送给导师的,奈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做完,目前只剩下一个木制的盒子没有制作。在制作时钟的过程中,我将每个功能模块都写成了一篇博文,现在还欠一篇辉光管部分相关电路,等到以后有时间再说吧。。。辉光管时钟的制作,用的还是我大一暑假学的单片机知识,现在又重新学了一下,电路原理和编程也比较简单。等疫情结束后,准备去找个木匠手艺馆,完成时钟的包装。
毕业答辩也是人生第一次穿正装,可能自己觉得还是小孩吧,觉得自己穿正装很滑稽。答辩过程还算比较顺利吧,没有想象中的紧张与激动。之后就是拍毕业照,也没有像本科时那样,拍遍学校的每一个角落,也没有参加学习的授位仪式。没有往日的激情,只有一种解脱的感觉。读博期间的种种心酸,不足为外人道也。记得在毕业前的答师宴上,导师们也提及我大论文的致谢写得不错。诚然,致谢部分,是我博士期间的简影,是我发自内心的叙述。
毕业回家,便是休息,自知工作后,就很难有长时间的放假时间了。这期间,我完成了几年前的愿望-带着我奶奶出去看看。作为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,还从未出过省,最远就只是去过我们市区,也没有做过地铁、高铁、轮船、飞机。奶奶从小带我长大,这份恩情太重。我多年前就和奶奶说,叫她不要干累活,注意身体,等我毕业后带她去玩。现在,这个梦想实现了,我们去了武汉黄鹤楼;去了北京天安门、全聚德排队两小时吃了北京烤鸭;去了豫园,在外滩拍照,在黄浦江上做了游轮,去了东方明珠;去了台州我阿姨家。期间,做了动车、飞机、地铁、高铁、轮船。奶奶说不枉在人世间走一遭。年纪大了,腿脚也更加不方便了,现在感觉耳朵也时不时听不见了,大脑也反应慢了。愿时光再慢一些吧!
2021年8月7号,我从深圳飞到杭州,开始了职业生涯。本来是准备去东莞培训的,结果由于旅游时经过南京,南京爆发疫情,东莞不接受,只能直接飞到杭州进行培训。接下来的6个月就是在公式工作,作为新手,还在慢慢适应。现在的方向是通信物理层方向,和博士期间的研究工作无关,都是本科课程通信原理和信息论相关的知识。办公室同事十分优秀,大多是浙大博士,还有一部分是海外博士,我这学位也只能是垫底的存在了。因此,我更加得好好学习,加油干。工作之后才发现,现在的工作才是真正的搞通信的,博士期间感觉和通信关系不大。工作之后才发现,在学校才是最悠闲自由的时光,在公司就是用钱买自由。但是,在公式有着更多的资源,能够听高校合作老师的项目报告,能够使用公司的服务器和GPU。总的来说,各有利弊,各有得失。
2021的上半年在西安,在学校中度过,已完成“愿乘风破万里浪;甘面壁读廿年书”。2021的下半年在杭州,在公司中度过,正进行“与有肝胆人共事;从无字句处读书”。